基因給予我們皮膚、骨骼和大腦,但要學習價值觀、規範和文化給我們角色,我們才會變成社會人,這個過程就是社會化。

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人們學習社會期望的過程。透過社會化,吸收他們的文化─習俗、習慣、法律、慣例和表達方法,並將文化的期望內化。社會化也是身分的基礎(建立自我概念)、建立人格特質(即個人行為、感覺、傾向和信仰相關的穩定型態)。

許多社會制度塑造了社會化,包括家庭、媒體、同儕、宗教、運動與學校。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家庭是社會化的第一源頭(童年時期尤其重要),孩童透過父母的眼睛來看自己。大眾媒體逐漸成為社會化的重要原動力,電視、書籍、漫畫、報紙及部落格、網路訊息、影片、音樂、電玩、廣播等等,對我們的價值觀有非常大的影響,包括價值的形成、對社會的印象、對自己的渴望與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媒體將大量的社會形象給了我們,這些形象塑造我們對自己、對整個世界的定義--我們所認定的漂亮、性感、政治傾向與物質必需品,大都是受媒體影響的。同儕的影響對於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很大,也影響著成年人。宗教是另一個有力的社會化媒介,其訓令對小孩建構自我身分有著深遠的貢獻,宗教上的社會化影響了許多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就是引導人們如何活出自我生命,包含道德發展、行為的信仰、男女的性別角色和情慾等。運動是一種娛樂同時也是社會角色的來源,如性別角色,競技實力被男性高度尊崇,但是卻沒有和文化中的女人魅力連結在一起。學生會在學校學到在社會中受到社會化過程影響的種族、等級和性別之間聯繫的期望。

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描述人類心理有三個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超我整合社會的價值觀和規範--就是文化。本我是由深處的動機和衝動組成。自我潛藏在理由和常識中,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間的關係。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身份認同的形成是透過外部社會激勵學習而慢慢形成,身份認同是個人回應他人期待的調整結果,行為和態度的發展是一種對週遭事物的強化和鼓舞而有的回應。

以功能論的觀點,人們藉由社會化融入社會,這使社會的一致性增加、加強社會共識,是社會維持穩定的方式之一。衝突論強調「塑造社會中的不平等」之特性,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特性往往顯露在環境背景中,如果說環境背景是賦予不同的團體不一樣的機會,那麼一個人的特性將會被這個事實所塑造。符號互動論在了解社會化的發展時尤其重要。人們透過社會化習得個性和價值觀。Cooley提出鏡中自我解釋自我的觀念如何透過思考與他人的關係而產生感覺和效應,也就是他人看待我們的觀點是從他人的觀點來看自己。

arrow
arrow

    晴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