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漢字是個龐大的集合-約有五萬字,不過平常使用到的約三千字,以《華手經》拓本為例,可以發現每個字的結構都完全不同,甚至相同的字刻印出的拓本也有些許差異-是無意間造成的(若是有意識的製造變化,那他所做的是藝術的「書法」,而非單純的「寫字」),另外,文本的字數與字的排列順序是固定的,突然的增減及變換順序都會改變文章的解釋或音韻。

  文字的目的是將話語記錄下來。中國人通過組合十幾種基本筆劃,便創造出數萬個漢字,其方式並非以數學原則單純地讓每種筆劃固定位置、固定格式,雖然文字系統看似較為複雜(組成文字的筆劃可以翻轉、伸縮、改變位置等),但其運用熟悉、重複的元素反而讓我們更容易記憶及辨識。運用筆劃可以組成模件,其集合稱為模件系統;組成模件的筆劃固定,但模件本身可以變化形狀、比例以適應其在漢字結構中的位置(如:言、識、譬);按照規則和慣例組合模件便能形成很多相關卻不同的文字;所有漢字都可以被分解為模件,不會留下在該系統中無法解釋的部分。

  秦始皇在統治疆域內豎立七塊刻有銘文的石碑,開創了碑刻的形式,並為其後成千上萬的石碑豎立標準。其宰相李斯創立了小篆,並統一帝國內不同地區的文字,包括字體大小和筆劃形狀的標準化,至此模件系統已發展完備,每個字包含哪些語音和語意已確立,而且所有的字都由單獨、可以互換的部分組成,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有將其確立。

  為了適應書寫材料和需要、方便性等,中國人透過減少模件的數目或筆劃漸漸調整並簡化模件系統,隸書的組成部分已經少於小篆的一半了(約兩百多件),當紙張、毛筆更為普及時(約4世紀),出現了進一步且是最終的簡化──楷書,模件的數量及組成字的規則在此時並沒有甚麼變化,重要的改變是經由減少筆劃屈曲圓轉之勢使其徹底標準化。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略具行草意味的楷書形式,行書及草書的最後確立也歸功於他,至此,楷、行、草從四世紀通行了一千五百餘年沒有變動。直到20世紀簡體字的出現才創造了一種新的字體,簡體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推廣使用,這種簡化雖然大膽但仍有其系統性,字的結構大致相同,主要是簡化模件(分為減少模件筆劃、以較簡單的模件取代原來較複雜的及徹底去掉幾個模件三種做法)。

  在形式上,漢字比字母更為有趣、優美,並擁有較充實的內容,拿同一頁的中文報紙和英文報紙比對,很明顯中文報紙所含的訊息較為豐富。字母是表音符號,西方人的文字僅僅記錄詞語短暫的發音,造成不同時期或地區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漢字是表意符號,記錄的是詞語的意義而較穩定,因此,文字在中國成為保持文化一體性和政治體制最有利的工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社會學 漢字 書法
    全站熱搜

    晴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